當前位置: |
擔當作為 扎根安徽 用實干書寫奮斗新篇章
    發布日期:2020-10-26
國文清董事長在《學習時報》刊登的署名文章《國有企業領導干部要做新時代的實干家》一文指出,國有企業領導干部肩負著實干興邦、實干興企的崇高使命和歷史重任,要胸懷“兩個大局”,做新時代敢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實干家。讀后,心潮澎湃、感悟至深:作為一名國企干部,中冶天工集團的一位基層單位負責人,結合中冶天工安徽公司的成立和由“津”入“皖”的改革歷程,一種深深的認同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制。“到有魚的地方撒網,到有草的地方放羊”是中冶天工總體發展的市場戰略布局理念。中冶天工安徽公司的成立并由“津”入“皖”,基于以下“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考量。一是,黨中央、國務院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并出臺《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安徽地處長江經濟帶,全域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成為長江三角洲經濟帶四省之一,提升了安徽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地位。2020年8月,時隔4年多,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安徽視察指導,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又把安徽與長三角、與全國緊密聯系起來,將安徽的發展層次提升到新的高度。二是,安徽公司依托宿馬產業園百業待興的廣闊發展勢頭,并有宿馬醫院、宿馬廠房及泗縣漕運人家、雪楓家園等幾項在建工程作支撐。以上兩點,為安徽公司入駐當地搶占了“天時、地利”優勢,完全符合黨中央和中冶天工戰略布局。其三,中冶天工為安徽公司班子注入新生力量,提供了人力支撐;將歷史遺留問題交由其它歸口單位管理,為安徽公司輕裝上陣,甩掉歷史包袱創造了條件,為安徽公司擼起袖子加油干創造了“人和”。因此,聚“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優勢,成立安徽公司是中冶天工主動融入經濟熱點區域建設,擴大戰略版圖,提升品牌影響力的正確決策。
困難與壓力同在,挑戰與機遇并存。8月28日,安徽公司正式入駐宿馬產業園并開展工作,新公司、新環境、新市場既有困難與壓力,同時也是機遇和挑戰。作為安徽公司黨委班長,既深感責任重大,更覺使命光榮。作為國企黨的干部,既有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的擔當,也有實干興邦、實干興企的崇高使命。我有信心帶領班了成員在新的戰場上奮力拼搏,浴血奮戰,立足安徽開拓華東市場。
安徽的發展正面臨長三角一體化、中部崛起、淮河生態經濟帶等一系列國家級戰略機遇,發展潛力巨大。安徽公司目前深耕細作的皖北(宿州-泗縣)地區更是被規劃為承接長三角江浙滬產業集群轉移的集聚區,政府上馬的“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數量巨大。僅宿馬產業園區2020年上半年就簽約了45個新項目,總投資金額86億元,同比增長160%,為安徽公司后續業務的深入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機遇。首先,我們要發揮自身在產業園區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公用事業建設領域的經驗和專業優勢,把握好與自身發展相契合的市場資源,提升公招項目的投標能力,提高政府的“兩新一重”重點工程的中標率。其次,要瞄準市場主脈,緊抓市場熱點,堅持市場營銷的龍頭地位,把通過成功的市場營銷實現合同質量和數量的雙提升作為開拓安徽市場的突破口。通過贏得的市政公用工程和新基建項目,在安徽市場站穩腳跟的同時,將目光投向長三角產業集群和皖北地區扶貧攻堅項目建設,將戰場向華東地區轉移。
事不避難,義不逃責。中冶天工賦予了安徽公司開拓安徽乃至華東市場的重任,唯有躬身入局、沖鋒陷陣、實字當頭、干字為先才有可能完成使命;唯有拿出闖關奪隘攻堅克難的氣魄,樹立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擔當,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干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當攻堅克難的奮斗者,才有藍圖繪就、愿景實現的可能。
就安徽公司目前來講,首要之任務就是要統一全員思想,舞起市場營銷“龍頭”,在開拓市場上下功夫。安徽的發展前景是可觀的,我將帶領班子成員把中冶天工戰略思路貫徹到全體員工,并達成一致共識。以宿州市場初見曙光的基礎上,在中冶天工的支持下,我們將以目前的市場為契機,把網撒出去,要形成全員營銷的良好局面。推動班子成員“躬身入局”,絕不坐、等、靠,立即行動起來,充分整合一切可利用資源,抓好市場營銷。同時,樹立以現場保市場、以質量樹品牌、以品牌拓市場的思維,干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交一方朋友、拓一片市場,在安徽、長三角乃至華東地區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就開拓安徽市場,結合周青董事長關于市場營銷 “破、立、降”三字綱領,我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完善“4+1”支人才隊伍建設,通過激勵和懲罰性質的薪酬制度改革,實現周青董事長所說的“以資金支付倒逼項目實現管理精細化”。二是,要貫徹落實集團黨委5.7會議精神要求的“要抓住關鍵項目、重大項目,出業績,出人才,樹立品牌形象”。在布局市場項目的類型上向“高、大、綜、新、特”和“兩新一重”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項目轉型和傾斜,聚焦高端產品,緊盯高端客戶。安徽公司要加強和當地政府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加大政府公投招標項目的營銷力度,緊跟國家城鎮化的推進進程來布局市場營銷業務,抓搶安徽省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市場。三是,要加強項目精細化管理,加深項目各個環節的供應鏈協作,從而降低成本,實現“節流”。要深刻理解公司整體搬以達到資源配置效率優化和促進項目勞動生產率提升和實現經營效益的意義所在。公司的整體搬遷有利于充分加強公司管理層和安徽省當地的市場營銷人員、投招標人員和采購人員的信息流溝通和協作,避免“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被中間商牽著鼻子走”的傳統窘境,提升公司各項集約化、規范化、信息化和協同化水平,從而有效實現公司運營成本的全生命周期最低,真正做到貫徹落實中冶天工“省一分錢比掙一分錢容易”的過緊日子思想。公司的整體搬遷到安徽也有利于實現整個公司的管理者和業務部門零距離共同參與市場營銷活動,實現中冶天工提出的“全員營銷,總部管理”的營銷模式。
其次是要做好頂層設計,深入實施屬地化發展。要積極貫徹集團的戰略決策,搶抓發展機遇,整合區域資源,加大屬地化優秀人才吸納力度,做好扎根安徽,長期屬地化經營的打算,做好安徽區域市場的深耕細作,大力推進公司的屬地化發展進程,爭取盡快形成區域市場規模效應,同步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規模、品牌、效益”協同提升,努力為集團在安徽地區的發展注入新活力,為未來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再次是要弘揚正向價值觀,打造實干團隊,創造實干業績。近年來,中冶天工形成了“工資是自己掙的”、“像鷹一樣重生”、“走出去海闊天空”、“以奮斗者為本”等正向價值觀,安徽公司要大力弘揚正向價值觀,凝聚強大正能量,凝聚強大合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要以此次班子成員及各系統人才優化補充為契機,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堅持實字當頭、干字為先,統籌“信仰體系、管理體系、執行體系”建設,帶領全體干部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拿出實實在在的業績,交出讓集團、讓全體干部員工滿意的實干答卷。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邁向成功的道路從來不平坦,仰望星空,莫如腳踏實地。安徽公司由津入皖,絕不是簡單的辦公地點更替,既是我們適應市場競爭、尋求更大發展空間的需要,也是中冶天工搶抓機遇、與時俱進,在認真分析市場和地域經濟的新變化,在認真調研、審慎判斷建筑業區域市場前景的基礎上做出的重大戰略抉擇。我們唯有樹立“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豪情壯志,繼續發揚“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樸實厚重的中冶精神,不斷深化改革、開拓創新、不斷突破發展瓶頸,牢牢把握自身發展優勢,把握機遇、加快發展,才能不負集團所托,才能不負員工期望,在安徽乃至華東地區有所作為。 (中冶天工 曾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