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冶金建設行業獲得國家一級工法6項、二級工法8項
    發布日期:2008-02-21
建設部公布2005-2006年度國家級工法 冶金建設行業獲得一級工法6項、二級工法8項 國家建設部近日組織專家對有關部門和地區申報的840項工法進行了評審,審定其中的368項為2005-2006年度國家級工法,其中135項為國家一級工法,20項為升級版國家一級工法,213項為國家二級工法。冶金建設行業獲得6項一級工法和8項二級工法。其中,上海寶冶建設有限公司的《煉鋼廠轉爐汽化煙道(余熱鍋爐)制作工法》等6項工法獲得2005-2006年度國家一級工法(詳見附件1);中冶京唐建設有限公司的《風積沙路基(濕壓法)施工工法》等8項工法獲得2005-2006年度國家二級工法(詳見附件2)。為推進我國工程建設工法的開發和應用,促進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和技術積累,提升我國整體施工技術管理水平和工程科技含量,自1998年開始,建設部每兩年評審一次國家級工法。已批準的國家級工法有效期為6年。工法分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業安裝工程三個類別,是以工程為對象,工藝為核心,運用系統工程原理,把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結合起來,經過一定的工程實踐形成的綜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建設部頒布的《工程建設工法管理辦法》規定:工法的關鍵性技術屬于國內領先水平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工法中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尚沒有相應的國家工程建設技術標準的,應經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建設工程技術專家委員會審定。工法經過工程應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工法的整體技術立足于國內,必須是申報單位自行研制開發或會同其它單位聯合研制開發。建設部希望各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工法管理工作,鼓勵建筑企業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并及時總結施工經驗,注重以工法開發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工法在企業間的交流,不斷提高我國建設工程的施工技術水平。 附件1:冶建建設行業獲得 2005~2006年度國家一級工法名單 附件2:冶金建設行業獲得2005~2006年度國家二級工法名單 (中國冶金建設協會秘書處)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