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李先鋒:戰斗在平凡崗位上的非凡“先鋒”
    發布日期:2021-11-16
10月25日,中天綠色精品鋼3號高爐熱風爐烘爐點火成功后,李先鋒終于有時間歇一口氣。為了完成烘爐的必備條件,他和同事從20號開始連續通宵工作,5個小時,是他這幾天睡得最長的一覺。最終,項目團隊一起啃下了第一塊硬骨頭,為中天項目全面投產吹響了沖鋒號角。作為施工副經理,李先鋒在稍作休息后,又全情投入了繁瑣的項目管理工作中。
總是沖鋒在環境艱苦的項目現場
“我是去年10月16日從青海國際會展中心項目來到中天現場的。”李先鋒對他做過的每一個項目都印象深刻。他似乎總是沖鋒在自然環境相對惡劣的項目現場——在云南,他下到1279米的礦山豎井井下測量、檢查;在新疆,他是公司第一批進入海拔5400米高的喀喇昆侖山“無人區”的同事。從伸手不見五指的云南井下,到什么生活條件都缺的新疆高海拔地區,再到干旱少雨的西北高原,這一次,他來到了天氣變幻捉摸不透的海邊。
由于海邊不確定因素對工程進展影響比較大,為了保證工期,李先鋒和項目部其他同事一起制定了詳細的質量和安全管理計劃,“我一再強調的觀點是事前管理,而不能老是在總結昨天”。直接管理到班組,決定了李先鋒工作的繁雜,在辦公室幾乎看不到他的身影,他時常出現的地方是高爐爐頂各層平臺,熱風爐7.8m、26.32 m、31.4 m平臺,和工人強調施工注意事項,和施工單位負責人討論施工計劃,和監理檢查現場施工要點質量和安全……李先鋒大概是他朋友圈微信步數排行榜的常勝將軍,“每天都是2萬步起,晚上天天讀后,一般9點左右才會離開工地”,李先鋒表現得很平淡,多年的項目管理生涯,食不定時、日夜連軸轉是家常便飯,他對這樣的生活已經習以為常,但他覺得付出再多的辛勞也抵不過看到來時荒無人煙,走時萬家燈火的那種自豪感。
力保1025熱風爐烘爐節點
熱風爐烘爐節點不到一個月,整個項目部都在全力以赴,李先鋒卻因為身體原因住院了。躺在病床上,每天看著群里不間斷的消息,一個個打來的電話,李先鋒心里有些著急和擔心。進入天天讀的第三天,李先鋒在醫院躺不住了,沒有時間辦理出院手續,即刻回到了項目上。“剛回到項目上身體還比較虛弱,緩了兩天,感覺恢復了不少”。重回工作崗位后,李先鋒加入到了同事們沖鋒烘爐節點的工作中,一起堅守在項目現場,“為了確保10月25日熱風爐烘爐節點,大家都在加班加點的工作,我要和他們戰斗在一起”李先鋒的想法很簡單。
10月20日,在項目部領導的帶領下,李先鋒和同事開始連續通宵班。每天下午六點半對當天完成的工作進行檢查并計劃第二天的工作,夜間跟蹤第二天材料安排等事宜,累了就在現場現場坐著瞇一會兒。“我們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保證烘爐節點,所以這些工作必須要完成。”整個項目部齊心協力,督促各處質量問題整改到位,檢查施工進度滿足節點需要,確保各設備調試至最佳狀態,10月25日,中天綠色精品鋼3號高爐熱風爐烘爐點火成功。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李先鋒以平凡的執著和敬業、平凡的堅守和付出,用具體行動詮釋著賽迪人艱苦奮斗的精神。目前,煉鐵單元已經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李先鋒將繼續和同事一起,堅守現場,保證項目高效高質量完成,為打造千億級高端綠色智能的臨港鋼鐵產業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記者手記
每一個中天現場的賽迪人都是“先鋒”
采訪李先鋒的時候是下午,他一開口,就是熬夜之后的沙啞嗓音。我們聊了不到40分鐘,他大概接了不止10個電話,其余時間消息也一直沒斷過,還有幾波人找到臨時采訪的會議室找他簽字。他和我說這段時間睡得很少,所以聲音啞了,但是接電話的時候,聲音完全聽不出疲憊感,就像我和他電話約采訪時間,我能感受到他的忙碌,但是感受不到忙碌背后的疲憊。
在中天項目,因為體量大、工期短,天氣、價格等外部影響因素很多,所以大家都很忙。不論走到哪個項目部,此起彼伏的是電話鈴聲,微信、輕推提醒,開會討論甚至吵架的聲音,但是不會讓人覺得吵鬧和混亂,反而讓人看到了一種旺盛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在家里很難看到,不是沒有,而是被四方的墻壁,被隨處可見的格子間包裹住了。這種生命力在項目現場,似乎變得具象了,它很復雜,有家庭的責任,社會的壓力,也有看著一塊灘涂拔地而起的自豪以及賽迪代代相傳的艱苦奮斗的精神,就在賽迪人努力工作的每一個時刻里。 (中冶賽迪 供稿)